密织一体畅联综合交通网络,加速释放城市未来空间
——泰兴以大交通构建城市大格局
开工建设、沉井施工、横梁浇筑、合龙贯通、沥青摊铺……这些年,横跨于常泰两岸的常泰长江大桥,每一次建设进展都备受各方关注。
地处长江口的泰兴,对大桥建成更是翘首以盼。这座大桥将彻底弥补泰兴没有全天候快速过江通道的遗憾,使其真正进入上海“一小时经济圈”,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。
风起长三角,潮涌长江口。“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显著标志。”泰兴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,市政府党组成员孙红东表示,作为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,交通的发展,不仅关系着居民出行便利,也关系着泰兴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下好交通先手棋。近年来,泰兴牢固树立“交通强市”理念,抢抓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机遇,突出内联外畅,密织一体畅联的综合交通网络,加速释放城市未来空间,以大交通构建城市大格局。
完善干线路网“外循环”,拥抱大桥时代
吃汤包、逛集市……今年国庆节期间,泰兴市民陈先生带着家人,一路沿着镇海路向南到曲霞镇,来了一次有趣的乡村游。“自从去年底镇海路南延段通车后,泰兴城区开车到曲霞快多了。”陈先生说。
事实上,镇海路南延段的作用,远不止于畅通泰兴城区与南部乡镇的联系。这条路在向南过程中于张桥镇东与常泰长江大桥北接线相交,是泰兴城区快速搭上常泰长江大桥交通骨干道路的重要衔接。
“镇海路与大桥北接线设有互通。大桥通车后,泰兴城区可由镇海路直接通达大桥,仅需15分钟。”泰兴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计划科科长刘志坚说。
快速通达大桥,不仅是居民的需求,更是地方发展的需要。就在镇海路南延段通车的前两个月,被称为泰兴沿江地区的交通主动脉——新504省道泰兴段也全线建成通车,该道路途经泰兴虹桥、滨江、济川三个乡镇(街道),不仅方便了沿江地区快速通过江广泰兴北互通接入高速,更会在常泰长江大桥及北接线建成后,方便周边园区直达大桥,成为沿江片区接入苏南地区最便捷的通道。
交通优势就是发展优势。对于泰兴东部乡镇园区而言,连通大桥同样至关重要。今年7月底,如常高速黄桥至泰兴段工程开工建设,该工程起于盐靖高速,途经河失、黄桥,是常泰长江大桥北接线的延伸。工程建成后,对加强黄桥革命老区高速公路之间高效转换,支撑常泰跨江联动,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畅通城区交通“内循环”,提升城市能级
连日来,泰兴市兴燕路南延交通建设项目现场一片繁忙,施工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路面铺设。据了解,该路段按城市次干道标准规划建设,建成后将解决该区域居民出行道路狭窄、交通拥堵的难题。
“对于泰兴市内交通,老百姓曾有‘四不交通’的调侃,即市内干道中长征路不长、通江路不通、大庆路不大、江平路不平。”泰兴市住建局城乡建设科科长朱薇说。
交通是城市能级提升的战略标配。近年来,泰兴把交通建设作为城市能级提升的先导工程,针对市内交通痛点,实施道路畅通工程,优化出行环境,让市民交通出行更便捷,城市通达率更高效。
长征路是泰兴城区“九纵”重点道路之一,长期以来道路断头,交通运行不畅。去年,该市启动了长征路南延工程,经过近一年的建设,该路段于10月18日正式通车,直接连通周边5条线路,有效完善该区域路网功能。
在完善路网的同时,泰兴非常注重道路环境的改善。今年以来,该市启动了包括兴燕路南延在内的14条道路改扩建工程,疏通道路堵点。同时,实施国庆路、鼓楼南北路等5个路段雨污水管网改造,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。
优化农村公路“微循环”,铺就幸福“途”景
秋色渐浓,层林尽染。蜿蜒贯穿于泰兴市宣堡茂密林网中的张宣路,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刻。长约2.6公里的张宣路本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农村路,2019年,该市对其进行提档升级改造,并将其变身为“彩虹路”,成为省“四好农村路”“径美泰兴”的农路品牌之一。
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要组成部分,衔接城市、连接乡村的农村公路作用不容小觑。近年来,泰兴在进一步畅通交通“动脉”的同时,不断优化农村公路“毛细血管”的“微循环”,将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让农村公路“走得了”,更要“走得好”。
近三年,该市累计投资约14亿元,对80公里县道进行大中修;农路改建30公里,“活水工程”坝改桥23座;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442公里,改造乡镇危桥109座;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00多公里。截至目前,泰兴市各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到100%,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大幅改善。
为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,今年,泰兴市将农村公路建设列入了民生实事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。泰兴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,该市将进一步探索发展“农村公路+”模式,推动乡村旅游、电商、物流等产业深度融合,更好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,真正实现“一路通、百业兴”。
来源:泰州新闻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