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赋能 精细养护
公路养护现场
对于公路大中修工程,如何做到既保证质量、又讲究速度,是衡量养护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。为此,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推广施工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设备的应用,不断提升养护水平。
“我们在不开挖路基、不破坏路面的前提下,应用渗固磨耗层施工技术,进行预防性养护施工作业,一个小时就能实现通车,方便了群众通行。”日前,在344国道兴化段养护大中修现场,一名技术管理人员自豪地说。
该中心还全面推广养护自动化智能辅助巡查系统,将传统的人工巡检转变为信息化巡检,全面、精准检测路面病害并实现自动统计,节约人力成本约80%。
我市境内水网密布,桥梁众多,共有普通国省道桥梁650座。在桥梁安全监测方面,该中心更是谨小慎微,科技感满满。“我们这个系统能够24小时监测,10分钟更新,1小时就可以评估出桥梁安全状况。”该中心养护科负责人张俊龙说。这套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犹如公路人的“眼睛”,实时监测着桥梁的结构、温度、腐蚀、主梁竖向位移等数据,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桥梁运行状况,筑牢公路通行中“最薄弱的一环”——桥梁的安全管理基础。目前,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基本覆盖了国省道大桥、特大桥,为我市桥梁安全运行建立了一道“防护网”。
“公路养护,贵在精雕细琢。”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。一直以来,该中心注重对普通国省道的路肩边坡、边沟、涵洞等进行全方位清理,对绿化树木进行修剪,精心养护道路和桥梁,让环境更美、出行更舒适。对于普通国省道车辙病害,该中心因地制宜采取措施,全力消除路面病害,完成路面病害修补9.2万平方米,处置路面裂缝11.6万米,有效提升了国省道技术指标。
在今年7月初的暴雨中,该中心及时出动人员、抽水泵车等设施,进行排水作业,保障公路通行畅通。同时,联合公安交警、住建等部门,对主城区国省道以及快速路的易积水点位进行拉网式排查,创新实行“点长制”,安排1名点长、2名工作人员、1辆卡车、1台大功率抽水泵快速处置积水点,保障群众出行安全。
据了解,该中心还以集中养护、整线化养护、长周期养护为抓手,构建了一套智慧、高效、科学现代化的养护体系,丰富苏式养护泰州品牌内涵。比如,打造229省道集中养护工程,集中统一施工、作业、管理等,应用无人摊铺、机器人三维监测等技术,打造集约化、智慧化养护工程;开展328国道整线化养护试点,应用无人驾驶日常清扫、隧道结构监测系统等技术,打造全流程、全要素整线化养护样板,提升养护综合效益;建设345国道长周期养护样板,探索养护长效化模式,通过整体打包、道路性能指标绩效考核等手段,打造345国道长周期养护样板,实现养护投入下降、路况水平提升。
来源:泰州日报